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
AI赋能下的学科情报服务创新与实践——“2024上海市高校图书馆研究支持服务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
发布时间: 2024-11-07 文章来源: 同济大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高等教育是孕育和创造新技术的重要源泉,也是新技术运用的先行者。在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推动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正日益成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引领高校迈向智能化与全球化的教育新时代。图书馆作为高校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正逐步引领图书馆服务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1731660974766.jpg

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一发展趋势,推动提升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助力高校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由上海高校图工委主办,上海高校图工委研究支持工作组、“慕课西部行”计划 2.0文献保障上海—重庆工作组、同济大学图书馆承办的“2024上海市高校图书馆研究支持服务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于11月7日顺利召开,共有来自各高校、科研院所图书馆的近百位同仁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1731660785133.jpg

会议由同济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欣主持,他强调,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推进,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学术资源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支持的重要力量,其学科情报服务质量和效率对高校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直接影响。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智慧,探讨AI在学科情报服务中的创新应用和实践经验,以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助力高校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融合。会议将分享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研究决策支持、学科情报服务、科技情报分析等领域的宝贵经验,同时促进上海与重庆两地高校图书馆间的交流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经验互补。

1731660801909.jpg

研讨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主讲嘉宾围绕“AI赋能下的学科情报服务创新与实践”主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中的应用实践与发展趋势。

研讨会上半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馆长仇晓春分享了“面向研究决策支持的情报服务实践与探索” 主题报告,仇馆长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职责出发,介绍了图书馆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积极运用数字资源与技术在学科跟踪、学科布局、医工交叉、人才评价、专利分析、循证研究与临床分析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和成效。同时从AI赋能医学临床、AI赋能医学教育与AI赋能医学科研三方面强调了AI技术在提升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智能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1731660833021.jpg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的毛开云老师,分享了“AI工具在科技情报分析中的应用与实践”。她指出,科技发展带来了信息过载、数据孤岛、技术更新迅速和深度分析能力不足等挑战。AI技术在科学研究、传统行业、新型工业化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创新和效率提升,同时对科技情报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改变数据组织方式、用户阅读习惯、知识服务模式和分析方法。

1731660855206.jpg

重庆大学图书馆情报服务部副主任许天才老师,分享主题为“高校图书馆利用AI助力学科情报服务的思考与探索”。他提出,高校图书馆正面临转型,未来核心价值将聚焦于资源利用、信息深度挖掘和个性化服务。会议中,他分享了重庆大学图书馆在学科评估、人才评定与引进、知识产权分析与转化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并探讨了AI在数据统计、趋势预测、跨学科理解和决策建议等方面的潜在作用。许老师还展望了未来AI与学科情报服务结合的方向,如问答式的学科情报信息获取、基于客观数据的分析评价与预测以及自动预警的信息更新,旨在推动学科情报服务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731660880588.jpg

研讨会下半场,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科技情报部李军华老师,分享主题为“AI赋能馆员编程,让技术服务更智能”。李老师强调了Python在机器学习和AI领域的重要性,并展示了如何使用AI大模型处理数据、绘制图表和实现复杂算法。通过实际案例,如海大文库数据提取、采编数据添加、专利数据分析等,说明了AI大模型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李老师还讨论了在编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利用AI大模型优化代码和提高运行效率。

1731660939935.jpg

同济大学图书馆咨询与情报服务部主任姚俊兰老师是最后一位分享嘉宾,作了题为“大模型在咨询情报服务与研究中的应用及思考”的主题报告。姚老师首先概述了大模型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前景,随后通过三个案例详细说明了大模型的实际应用:一是大模型在前沿挖掘与文献解读中的应用,例举了在参与《全球工程前沿》项目时,团队利用大模型对文献进行深度分析;二是基于大模型的科技查新辅助系统,大模型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报告规范性和服务效率;三是大模型在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探索,包括智能问答、智能助手和智能推荐。姚老师还探讨了大模型应用的优势与挑战,强调了技术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数据版权的尊重,为高校图书馆利用大模型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宝贵经验。

最后,同济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欣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研讨会邀请的5位嘉宾围绕“AI赋能下的学科情报服务创新与实践”主题,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对AI在学科情报服务方面的前沿见解和宝贵经验,这些报告内容丰富,为我们展现了AI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本次会议也为上海、重庆两地高校图书馆之间搭起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在未来的工作中,两地图书馆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共进,共同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的创新发展。

此次研讨会的顺利举办对于推动图书馆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与会者一致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图书馆馆员应持续探索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情报服务中的应用,以提高服务效能,促进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注册用户登录
管理员登录
刷新
记住密码
注册 登录
取消 注册